《千年凝锦 余彩徘徊》 (个展)
作者:麦洁贞
日期:2020年1月6日至17日
地点: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
简介:
我的画作: 从中国传统文人画入手,广泛研习唐宋元明清传统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绘画风格,兼工工笔、写意。遍研由十六国、北魏、隋唐、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元各朝敦煌壁画。千余年以来,名迹数万种,然后知画理精微,画学之博大如此,而非一家一派之能尽也,尤须师古自学,各习所长,以致学有所养,德有所进,艺有所成。陈师曾总结文人画要素:「盖艺术之为物,以人感人,以精神相应者也。有此感想,有此精神,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」。我的书法: 作品是与学术研究和文字创作相结合。书法艺术必先多看历代各书家笔迹、拓本,广见钟鼎、碑帖。上自钟王,中至隋唐名家书法作品,下至明清近代。因眼中有上乘书法基础,以后的篆隶行草才可以随学习前进。汲取前人菁华,成为自己的韵貌。这样才可以深厚的学术与文字底蕴,滋养出书法艺术。莫家良教授认为「风格的形成还须以尊重历史、延续传统为前提。前人学书,皆以临摹古帖为不二法门,因临帖可得古人笔法,更可「通古今之变」,进而「成一家之言」。诗书画印完美融合的艺术精神:「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。」好的诗给人以美的、如画的想象,而一幅好画又能让观者欣赏到诗样的意境。诗情画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。 一枚小小的印章,包含了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。文人每当作品完成后,对于落款和盖章的位置都是非常讲究的,作品最后钤章往往能有增润画面的作用。喜欢写书作画的文人,在关键的位置打上印章,而印文的风格又和书画的风格相和,令观者赏心悦目,达致诗书画印的完美艺术意境。
麦洁贞老师从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,早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,于任职中学教授中国语文科。有感学生问题多源自家庭关系之疏离及家长教育子女或过尤不及,故于2009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修毕家长教育文学硕士,以滋教学。麦老师对于中国书画艺术之兴趣及追求,未尝间断。中小学时期,已经常练习书法,于大学期间亦修读国画及工笔画课程,成绩优异。近年离开正职教学工作,专注于研究中国书画艺术,师古自学,各习所长,更感激中文大学艺术系几位教授不吝指导,加上源自中国文学及文化之学养,自能体悟诗、书、画、印四者既能相辅相成,又能相互辉映,进入中国艺术的完美境界。在学术研究与书画创作的过程中,冀能师古法道,为学不已,以致学有所养,德有所进,艺有所成。
海报:
作品:
读者可于新亚书院图书馆展览网页浏览更多图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