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以鬯先生于6月8日辞世,享年99岁。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深表哀悼。
刘以鬯先生为香港重要作家,原名刘同绎,1918年年生于上海。他自言多年来「几乎一直在做着编辑副刊的工作」,于《国民公报》《扫荡报》(后易名 《 和平日报》)编副刊,后创办怀正文化社,出版中国新文学作品。1948年年冬刘以鬯先生离沪到港,于 《 香港时报 》 编副刊,又先后任《星岛周报 》 执行编辑, 《西点 》 杂志主编 、 新加坡《益世报 》 主笔兼编副刊 、 吉隆坡《联邦日报 》 总编辑,香港文学杂志社社长等。期间亦因报馆工作薪水太低,「不得不生产大量『行货』(流行小说)」,自认写得比较认真的作品有《酒徒 》 、 《寺内 》 、 《一九九七 》 和《对倒 》 等。2001年 、 2011年刘以鬯先生先后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荣誉勋章及铜紫荆星章,2013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「2012香港艺术发展奖」之 「 杰出艺术贡献奖」,2015年获颁「终身成就奖」,对于香港文学的贡献备受肯定。
身为爱书人,刘以鬯先生深明旧书刊所盛载的文化价值。去年3月8日,他将搜求得来的珍贵书籍慷慨捐赠予中大图书馆,其中包括刘以鬯先生的首部小说单行本 《 失去的爱情 》 、 寄托其五十年代南洋经验的 《 蕉风椰雨 》 及 《 星嘉坡故事 》 ,以及姚雪垠 《 长夜 》 、 《 差半车麦秸 》 、 李健吾 《 好事近 》 等怀正文化社珍本,实为香港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。中大图书馆对此再表谢忱,并愿刘以鬯先生安息。
刘以鬯捐赠藏品:請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