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年凝錦 餘彩徘徊》 (個展)

日期及時間
2020/01/06 to 2020/01/17

作者:麥潔貞
日期:2020年1月6日至17日
地點: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
簡介:
我的畫作: 從中國傳統文人畫入手,廣泛研習唐宋元明清傳統山水、花鳥、人物繪畫風格,兼工工筆、寫意。遍研由十六國、北魏、隋唐、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元各朝敦煌壁畫。千餘年以來,名迹數萬種,然後知畫理精微,畫學之博大如此,而非一家一派之能盡也,尤須師古自學,各習所長,以致學有所養,德有所進,藝有所成。陳師曾總結文人畫要素:「蓋藝術之為物,以人感人,以精神相應者也。有此感想,有此精神,然後能感人而能自感也」。我的書法: 作品是與學術研究和文字創作相結合。書法藝術必先多看歷代各書家筆迹、拓本,廣見鐘鼎、碑帖。上自鍾王,中至隋唐名家書法作品,下至明清近代。因眼中有上乘書法基礎,以後的篆隸行草才可以隨學習前進。汲取前人菁華,成為自己的韻貌。這樣才可以深厚的學術與文字底蘊,滋養出書法藝術。莫家良教授認為「風格的形成還須以尊重歷史、延續傳統為前提。前人學書,皆以臨摹古帖為不二法門,因臨帖可得古人筆法,更可「通古今之變」,進而「成一家之言」。詩書畫印完美融合的藝術精神: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。」好的詩給人以美的、如畫的想像,而一幅好畫又能讓觀者欣賞到詩樣的意境。詩情畫意是藝術的最高境界。 一枚小小的印章,包含了千百年來的文化沉澱。文人每當作品完成後,對於落款和蓋章的位置都是非常講究的,作品最後鈐章往往能有增潤畫面的作用。喜歡寫書作畫的文人,在關鍵的位置打上印章,而印文的風格又和書畫的風格相和,令觀者賞心悅目,達致詩書畫印的完美藝術意境。 

麥潔貞老師從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,早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,於任職中學教授中國語文科。有感學生問題多源自家庭關係之疏離及家長教育子女或過尤不及,故於2009 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修畢家長教育文學碩士,以滋教學。麥老師對於中國書畫藝術之興趣及追求,未嘗間斷。中小學時期,已經常練習書法,於大學期間亦修讀國畫及工筆畫課程,成績優異。近年離開正職教學工作,專注於研究中國書畫藝術,師古自學,各習所長,更感激中文大學藝術系幾位教授不吝指導,加上源自中國文學及文化之學養,自能體悟詩、書、畫、印四者既能相輔相成,又能相互輝映,進入中國藝術的完美境界。在學術研究與書畫創作的過程中,冀能師古法道,為學不已,以致學有所養,德有所進,藝有所成。

 
海報:

《千年凝錦  餘彩徘徊》 (個展)

作品: 

《千年凝錦  餘彩徘徊》 (個展)

讀者可於新亞書院圖書館展覽網頁瀏覽更多圖片。

增加至: